1、技術指標間的相互影響
潔凈手術部內各類潔凈用房是按細菌濃度劃分等級,而以空氣潔凈度級別作為必要的保障條件,在手術室中各分區的細菌濃度又按區、按級規定了允許的最大細菌數。而潔凈手術部各類潔凈用房的技術標準,均應以其凈化空調系統 (或設備) 運行并穩定后,在空態或靜態條件下所達到的浮游菌或沉降菌平均濃度與空氣潔凈度級別 (包括>0.5um 和 5pm兩種粒徑) 均符合相關要求為依據,而符合相應等級的要求后,有關其他技術指標還應符合上表的規范值或范圍。表中所包括的9 個指標,看似相互獨立,其實其中幾個主要指標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如其中靜壓差指標,又是防止交叉感染、達到保持手術部內環境空氣質量要求,保證防止其他部門通過空氣對手術部干擾的重要指標。
從圖可以看出,對醫護患者的舒適性有六個指標,分別是截面風速、換氣次數、溫濕度、照度、噪聲、新風量,而影響房間內潔凈度的技術指標則是截面風速、換氣次數、靜壓差、新風量、氣流組織、自凈時間。溫濕度和照度直接影響手術感染。
2、溫度
常規手術室內較為合適的溫度為 21~24℃,這是共識。對于高級別手術室往往涉及工作強度大、手術時間長的手術,如大型骨科、關節置換等,希望溫度低些。16.7℃是血管與心臟手術的要求。或者說高級別手術室出現,擴大了手術室溫度控制范圍。而小兒普通外科等手術則要求溫度高些,但一般不宜超過 26℃。這就造成各國標準的一些差異。如美國 ASHRAE170 標準,B、C 級手術室為 20~24℃,A 級手術室為21~24C;美國退伍軍人醫院標準為 16.7~26.7℃;德國 DIN標準 Ia、I b手術室為 19~24°C;俄guo標準均為18~24℃;日本標準為 22~26℃;瑞典標準為 22±4℃;法國標準為 19~26°C。各國標準均強調手術室溫度可調,這就是說現在手術室溫度控制范圍寬了,并不是系統達到了該范圍內任一點就達標,而是根據醫療要求隨時能達到該范圍內任一溫度。
2002 版《規范》對各級手術室都定為 22~25℃。經征求各方面意見,實際工作中,醫生希望降低對溫度的要求。但從具體情況看,造成醫生困擾的原因主要是運行過程中溫濕度調節不及時不到位。而且,過低的溫度是導致病人患低溫癥的主要原因,也常為病人所不能忍受,常采取暖墊等措施。此次修訂后《規范》將各級手術室確定為 21~25℃。
3、相對濕度
手術室內較為合適的相對濕度為 40%~60%。據研究,相對濕度50%時,細菌浮游 10min 后即死滅;相對濕度更高或更低時,即使經過24h大部分細菌還活著。在常溫下,φ=60%以上時發霉,φ=80%以上則不論溫度高低都要發霉。當相對濕度超過 65%,手術部位感染率風險就增加,這成為手術室相對濕度控制的上限值。至于相對濕度下限值引起的討論,是因為近年來研究與大量實例說明空調系統加濕會引起室內人員感染發燒,也加大了手術部位感染風險。降低室內相對濕度控制下限值以減少系統加濕時間,是一項有效措施?;谧钚驴蒲谐晒?,美國加州建筑設施法規首先提出將醫院中病人短時診療的科室,如手術室、內窺診療室、治療室等,將相對濕度控制下限值放寬到20%。由于現代靜電控制技術完quan可以不再依賴室內的相對濕度,而且科研成果也證明低濕度并未增加手術部位感染風險。為此美國ASHRAE170 標準頒布修訂案D將原相對濕度 30%~60%修改為 20%~60%;俄guo標準只提相對濕度最小為30%;瑞典標準手術室均為 20%~65%;法國標準為45%~65%;日本標準 2004 版規定夏季均為50%,冬季均為55%;美國退伍軍人醫院標準仍定為45%~55%。總之,手術室相濕度范圍冬季可低到20%,高到55%,而夏季低到55%,高到65%。
2002版《規范》相對濕度將I、II級的定為40%~60%,III、V級的定為35~60%。傳統理念主要因為低于30%的相對濕度會引起靜電和切口干燥,此次修訂后《規范》既考慮到現有靜電防護技術水平,也考慮到仍有一些手術室內靜電控制并非良好相對濕度低于 30%會出現有起靜電的現象,在許多醫院中也屢見不鮮。因此《規范》將手術室相對濕度一律定為30%~60%,對一些輔助用房更降低為25%,上限取到 65%。
關于溫、濕度不達標的天數的規定:
1)考慮到節能要求,不因為了保證全年幾天(實質幾個小時)的特殊氣候條件下手術室正常運行,盲目加大手術室冷熱源容量。本《規范》規定了不達標時間。德國標準DIN1946也明確規定“一年中只允許有幾天的時間出現實際值高于或低于規定的溫度或相對濕度"。
2)至于溫濕度允許超標天數的要求,是指不允許連續 2 天 (不是指連續 48小時,是指在兩天的使用時間中)不達標。如果用房出現連續 2 天在手術室使用期間溫濕度不達標,需要對系統從設計、施工到運行進行檢查、排除問題。需要指出,設計時仍然是參照《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調設計規范》,選取室外設計參數,該參數是按歷年平均不保證50小時確定的,與這里所說的連續 2 天并不矛盾。
4、自凈時間
連臺手術之間應有自凈時間,長了固然好,但不經濟;短了又有可能留下污染和感染的危險。術間自凈時間定義為:在正常運行的換氣次數條件下,使手術室內術后廢棄物已被清除后的空氣含塵濃度降低約 90%或降低到設計潔凈度級別上限濃度之內所需的時間。
動態的平均污染水平約是靜態的 5 倍,若考慮上一臺手術結束時潔凈度級別降低一級,即污染提高 10 倍,應可以滿足絕大部分要求。德國標準規定當含塵濃度降低約 99%的時間為術間自凈時間,瑞典標準規定為降低 90%所需時間為自凈時間。